从气的角度阐述:阴宅风水为什么会对子孙后代有影响?

种生基 阴宅风水 2024-03-21

葬者,乘生气也。

生气,乃是天地间生生不息之气,它无所不在、无所不包。

osetdgdkq4f.jpg

乘生气,就是“生气”能够加以转化而乘之。宇宙哲学认为,宇宙是一个太太极,人是其中的一个小太极。大太极中本身就包含有阴、阳二气,并在天地之间不断交感激荡而志和生命之元气,万物之根植。

“宇宙有大关合,气运为主;山川有真性情,气势为先”,由此可见“气”在宇宙、山川河流中呈现出来之气运和气势之奥妙,其中有其真“性情”在流转。

“葬者,乘生气也”,所强调的是先人过世了,后代孙子如果能将其葬在“气”吉之处,则骸骨会因地气之吉贯注而“乘生气”而“传导、感应”,让子孙后代直接“接收、受到”“吉气”影响而受吉。

既然有生气,骸骨能接收传导生气,后代生人也能接收感应生气,那阴阳二气形成的生气是以什么样的形态来运动、流通、传送、接收的呢?

夫阴阳之气,噫而为风,升而为云,降而为雨,行乎地中,而为生气。

阴阳之气,就是地中之生气,地中之气可以破土而出,噫为风,上升为云,下降为雨,这就是天地间能无中生有的玄妙。

天至刚至阳为乾,地至柔至阴为坤,天以至阳之气下临于地,地则以至阴之气上载于天,一降(下临)一升(上载)则表现“天”与“地”互相激荡、交媾而化成生气。有了生气,则可孕育宇宙万物。

天至刚至阳为乾上载,地至柔至阴为坤下临,频繁互动。《灵城精义》云“地运有推移,而天气从之;天运有转旋,而地气应之。天气动于上,而人为应之;人为动于下,而天气从之。”也证明了天、地、人之间存在着彼此间互动的关系,而且无时无刻不在进行、运动中。有了互动,生气就能够生生不息运转,也才有“乘生气”的存在。
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认为,“一气”而化“阴阳二气”。郭璞《葬书》也传承了“气化宇宙观”的哲学思维方式,让阴阳二气在“葬乘生气”的风水理论框架中,起着“纲领、经纬”的作用。

经曰: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。

“气”最怕风吹,一吹则散,遇到水聚合的地方,则生气也就止聚了。
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和郭璞《葬书》中的“生气”论述,再次显现出“聚气”的重要性,可见风藏则气聚。

既然风藏则气聚,那么风与水孰重孰轻,还是互重?

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。

水是龙之血脉,入山观水口。风水之法是以得水为主、藏风为次。高垅之地,或从腰落,虽无大江拦截,亦必池塘以止内气,不则去水稍远;平支之地,虽若无蔽,但得横水拦截,何嫌宽旷。
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和郭璞《葬书》中都显示了“得水”之重要。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,则“气”聚于此,“气”因水而聚盛。

气之盛虽流行,而其余者犹有止,虽零散,而其深者犹有聚。

风水之气,就是龙气。

高垅龙气旺盛,则广布流行,亦必有余气止聚;

平原龙气迤延,则零散隐行,亦必有深藏停蓄。

风水之法,不管乘的是旺气、余气,只要藏蓄,就有气可乘。
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和郭璞《葬书》中都显示了“气化”理论的实现,显示“气旺气盛”的重要性。如前所言,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,即所谓“气者水之母”,水与气关系到形葬与法葬,即深浅、厚薄……。

既然视气的旺盛而关系葬法,那么应该如何定性呢?

故藏于涸燥者宜深,藏于坦夷者宜浅。

风水之吉穴,首重是否聚气。

**高垅之地,风强水易失,土壤常干燥,湿度下降,干燥为阳为上,气上升之势,因此棺必浅放,以乘生气。
平支之地,相对容易藏风聚气,温度常足,湿气为阴为下,气下沉之势,因此棺必深放,以乘生气。**
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是的阴阳二气之交媾融合,即指干燥与温度的相互调和,以恰到好处而乘生气。至于阴、阳二字应用,范围泛指很大,如干湿、深浅、高低、天地、上下、左右、内外、支垄、前后、大小……等。如:

经曰:浅深得乘,风水自成。

深浅亦为阴阳,高垅之葬,潜而弗彰,故深,取其沉气;平支之葬,露而弗隐,故浅,取其浮气。取阴阳妙合,所葬之棺得以乘其生气,恰到好处即风水自成。
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中的一浅一深,各取其脉息之经过阴、阳气化之生气,才是生生不息之气。

既然要取取其脉息之经过阴、阳气化之生生不息生气,那么这“气”又藏在哪里呢?

夫土者气之体,有土斯有气,气者水之母,有气斯有水。

气,无体、无色、无味、无形,必须借土为体,故有土才有气。水本无母,必须借气为母,故有气才有水。气、土、水三者之间关系微妙。
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思维中气、土、水三者相互融合而气化,气经气化面分为外气与内气。

既然气经气化面分为外气与内气,那么何为外气、内气,其作用有何?

经曰:外气横形,内气止生。盖言此也。
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思维中,外气与内所是互根的。

水流土外、土上,沐浴空气阳光,为阳,故谓之外气;气行土中、藏于土内,为阴,故谓之内气。

外气横拦,则必须以水止之,内气已经自然聚蓄,当外气与内气相遇,就内外皆止聚而不涣散了,吉穴即成。

那么,龙之气是怎么样在山川河域中穿行流通的呢?

丘垅之骨,冈阜之支,气之所随。

土形气行,物因以生。

丘垅必假借石土而高耸,冈阜自有土壤堆积,有土,气就有了依托。

生气附形于土,依土而行,以土为形。

土中带气,有气即有水,有土有水万物滋生。故因有土有水才有生生不息。
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思维中,认为宇宙是运动的,动是常态,静是相对,在阴阳激荡中产生无缘的动力,其内气与外气互根又互感,经过内气与外气的充分激荡,使气玄妙转折、变化,形成了“动态的气化宇宙观”。其影响、启发了郭璞《葬书》的“葬乘生气”理论。

两汉时期流行的“气化宇宙观”是属于宇宙论,而“天一感应说”则是属于自然论。

儒家董仲舒言“天、地、人,万物之本也,天生之,地养之,人成之。天生之以孝悌,地养之以衣食,人成之以礼乐”。认为人是万物之灵,和天地是可以比拟的。万物之形虽异,然属同质、同息、同源、同理,必相互感应,启发了董仲舒提出的“天一感应说”。董仲舒早在《春秋繁露》的《同类相动篇》中写到:“……百物去其所与异,而从其所与同,故气同则会,声比则应,其应激然也……非独阴阳之气可以类进退也。虽不祥祸福所促生,亦由是也。无非己先起之,而误以类应之,而动者……”。郭璞《葬书》显然有受到当时这种思想氛围的影响和启发,才在生气感应方面论述其多。

有人推测,儒家董仲舒有可能是风水学的鼻祖,郭璞《葬书》有可能是取法于董仲舒的《春秋繁露》。

五气行乎地中,发而生乎万物。

五气,也就是一气而分阴阳后,再析出五行之生气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气能够化生万物,万物如无生气,则不能生生不息。

人,本身就上一个小太极,全身充满了气。凡有气就莫不相感的,因此,产生了“天人感应”“天地人感应”,是直系血亲、骨肉至亲,磁场、波段、频率相近,就更能够相感而应之。

人受体于父母,本骸得气,遗体受荫。气感而应,鬼福及人。

这里重视同源、同质之感应,身体来自父母遗传,骨肉至亲,父母死后如果葬得吉穴,骨骸受地气贯注,子孙得乘父母骸骨之生气而受到庇荫。

至于大自然有诸多的例子,郭璞《葬书》例举了以下几个。

是以铜山西崩,灵钟东应。

汉未央宫,一日无故钟自鸣,东方朔说:必有铜山崩应。没多久,西蜀果奏铜山崩。

木华于春,栗芽于室。

野人藏栗,春至,栗木华,而家藏之栗亦芽。

盖生者气之聚,凝结者成骨,死而独留。故葬者反气入骨,以荫所生之法也。

子孙的身体来自父母精血交感,精化为骨,血化为肉,这就是生气的凝聚。父母老后,血肉化了。独留骨骸。故葬的最大立意就在于希望葬在吉穴,期地中之生气能够贯注骸骨,以庇荫子孙之方法。

夫,气行乎地中,其行也,因地之势,其聚也,因势之止。

气行地中,人不可见,其始也;则因地之势而知其行,其次也;又因势之止,而知其聚也。

来积止聚,冲阳和阴。土高水深,郁草茂林。贵若千乘,富如万金。经曰:形止气蓄,化生万物,为上地也。

来山凝结其气积不散,阴阳交济,山水冲和;

土高水深则草木茂昌,气象尊严,千乘之贵。

经曰:止气藏蓄则形局完善,阴阳二气则化生万物,此为上吉之地也。

PREV
修筑生基的主要目的及好处
NEXT
阴阳与生基

评论(0)

发布评论